目前,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跨境电商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一种外贸新业态。
2015年以来,国务院分五批设立了105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基本覆盖全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稳外贸的重要支撑。统计显示,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远远高于当年中国外贸1.9%的增速。
从地方来看,浙江提出,大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打造国际贸易新渠道;培育龙头企业和中小网商,打造国际贸易新主体;推进“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等。上海提出,支持跨境电商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跨境电商运营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能级,培育集聚一批强辐射、高能级的跨境电商、跨境金融、国际物流及综合配套龙头企业,支持物流企业、电商平台、贸易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措施,更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会议明确,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促进农村电商与农村寄递物流融合发展。依托“互联网+”,加强城市市场、物流企业与农户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衔接,发展专业化农产品寄递服务和冷链仓储加工设施,助力农产品销售,特别是促进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加快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
从地方来看,山西将拓展县乡消费,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完善农村商贸设施和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培育10个农村电商强县和100个农村电商强镇;江苏宿迁明确,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将农村电商人才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值得关注的是,直播电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电商形式,它大大缩短了供应链和需求链,为用户带来丰富、及时、实时的购物体验。直播电商拥有互动性、专业性与高转化率等优势,在带动就业、促内需、稳增长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直播电商还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各地也相继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助力整个直播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如江西明确,加快培育农村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未来三年培育农村直播电商人员10000人,进一步加密乡村物流站点。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调整六类价格违法行为罚款额度,新增对电商平台等的违法行为罚款规定,明确突发事件的哄抬价格等行为将从重处罚。针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大数据杀熟问题,征求意见稿新增了针对新业态中的价格违法行为的相关处罚规定。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提到,修订《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大对违法互联网广告的惩治力度。研究制定平台交易规则、直播电子商务标准等,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健康发展。
地方上也着力推进市场规范化发展。如深圳提出,搭建成熟完善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在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开展物流、支付、统计、供应链、诚信等方面标准研制及应用。四川明确,规范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线下展示体验,有关部门应引导跨境电商主体规范经营行为,承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商务主管部门指导有关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开展行业自律,引导和督促跨境电商主体守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