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滿洲裡市合作區霸特進出口有限公司的一批塑料花商品在海關監管下通過滿洲裡公路口岸順利出境。“這是我們通過‘9810’貿易方式出口俄羅斯的第三批電商商品。”公司負責人王冼哲說。
王冼哲口中的“9810”即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於今年11月19日在滿洲裡市落地。12月14日,滿洲裡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公共服務平台也正式上線運營。
優布局、建體系、搭平台,經過多年的努力建設,內蒙古跨境電商貿易規模、業務模式、平台建設等不斷取得新突破——
記者從自治區商務廳獲悉,今年截至目前,全區跨境電商業務規模實現15億元,較2021年全年增長3.3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零售出口、B2B出口、B2B出口海外倉業務模式在內蒙古均已開通,跨境電商新業態在內蒙古日益興起。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內蒙古獨特的區位優勢為培育跨境電商新業態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不久前,內蒙古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又新增一員——國務院同意在包頭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截至目前,內蒙古共有呼和浩特、赤峰、滿洲裡、鄂爾多斯、包頭5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跨境電商先行先試的試驗田。積極探索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自治區獲批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建設成效顯著,亮點紛呈。
呼和浩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今年引入北方陸港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三時三刻、雲速跨境等15家企業落地,還打通了本地區首個北美跨境電商物流通道,開辟了“陸海多式聯運”物流模式。
赤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於今年3月4日完成了全區首單跨境電商B2B出口海外倉業務,3家跨境電商O2O線下體驗店開業運營。
滿洲裡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業務量居全區第一,跨境電商B2B出口、B2B出口海外倉業務均已開通,自建及租賃海外倉面積達8.86萬平方米,線上公共服務平台、線下綜合園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鄂爾多斯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作為今年新設綜試區,各項建設工作進展較快,建成了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營銷中心和佔地2800平方米的跨境電商基礎監管及倉儲場所,引進跨境電商企業22家。
包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剛剛獲批,出台了《包頭市關於推動電子商務加快發展若干措施》,建成佔地5800平方米的海關特殊監管場所,搭建完成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積極引進阿裡國際站等企業入駐。
自治區商務部門及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所在地地方政府積極推進跨境電商發展,出台支持政策,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打通物流通道、提升服務水平,全區跨境電商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0月23日,3批3221票跨境電商貨物順利通過二連浩特公路口岸出口到蒙古國,標志著二連浩特跨境電商業務正式開通。這對於非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地區二連浩特而言,具有裡程碑意義。據二連海關統計,截至12月6日,該關累計驗放跨境電商貨物24384票,金額達243萬元。
跨境電商為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打開“新大門”。在服務企業方面,二連海關積極與商務主管部門溝通,配合做好跨境電商“企業孵化”工作,引導本地企業借助跨境電商平台培育本土品牌,拓寬產品輸出渠道,提高品牌海外知名度。
“我們設置了貿易新業態服務專窗,安排專人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全流程政策指導和服務,全面優化辦事流程,跨境電商業務‘一次辦結’率達到100%。”滿洲裡海關所屬滿洲裡機場海關綜合保稅區監管科副科長崔延娟介紹說。
內蒙古跨境電商鏗鏘突進,正在成為外向型經濟發展新引擎,不斷激發對外貿易新活力。
“下一步,我們將復制推廣前6批綜合試驗區成熟經驗做法,發揮跨境電子商務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積極作用,推動外貿優化升級,繼續為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自治區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